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日發布《地熱能開發利用“十三五”規劃》,明確到2020年,地熱供暖(制冷)面積累計達到16億平方米,地熱發電裝機容量約530兆瓦,京津冀地區地熱能年利用量達到約2000萬噸標準煤。這是我國首次出臺地熱能相關的全國性規劃。鐵精粉
地熱能是一種綠色低碳、可循環利用的可再生能源,具有儲量大、分布廣、清潔環保、穩定可靠等特點,是一種現實可行且具有競爭力的清潔能源。我國地熱資源豐富,市場潛力巨大,發展前景廣闊。加快開發利用地熱能對調整能源結構、節能減排、改善環境具有重要意義。
據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調查評價結果,全國336個地級以上城市淺層地熱能年可開采資源量折合7億噸標準煤;全國水熱型地熱資源量折合1.25萬億噸標準煤,年可開采資源量折合19億噸標準煤;埋深在3000至10000米的干熱巖資源量折合856萬億噸標準煤。朝陽鐵精粉
目前,淺層和水熱型地熱能供暖(制冷)技術已基本成熟。淺層地熱能應用主要使用熱泵技術,2004年后,年增長率超過30%,應用范圍擴展至全國,其中80%集中在華北和東北南部,包括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遼寧、河南、山東等地區。2015年底,全國淺層地熱能供暖(制冷)面積達到3.92億平方米,全國水熱型地熱能供暖面積達到1.02億平方米,地熱能年利用量約2000萬噸標準煤。
《規劃》指出,“十三五”時期將在全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現狀普查的基礎上,查明我國主要水熱型地熱區(田)及淺層地熱能、干熱巖開發區地質條件、熱儲特征、地熱資源的質量和數量,并對其開采技術經濟條件做出評價,為合理開發利用提供依據。
同時,將按照“集中式與分散式相結合”的方式推進水熱型地熱供暖,特別是在經濟較發達、環境約束較高的京津冀魯豫和生態環境脆弱的青藏高原及毗鄰區,將水熱型地熱能供暖納入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中,集中規劃、統一開發,并在西藏、川西等高溫地熱資源區建設高溫地熱發電工程,在華北、江蘇、福建、廣東等地區建設若干中低溫地熱發電工程。朝陽鐵粉
初步估算,“十三五”期間,淺層地熱能供暖(制冷)可拉動投資約1400億元,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可拉動投資約800億元,地熱發電可拉動投資約400億元,合計約為2600億元。